尿素底线又被刷新

时下正值农业传统用肥旺季,如果不是亲眼见证尿素从去年下半年一路“溃败”,很难相信尿素价格会跌至如此。虽然业内认可产能过剩带来“不景气”,但在每年两轮农业旺季、淡储以及外贸出口的操作中,过剩的尿素产能除了产业微利外,尚未造成太大影响。但今年不一样了,持续沉闷且持续跌破底线的尿素行情,让市场真正体会到了产能淘汰整合的必要性。

多因素打击尿素刚需上半年尿素市场经历了两轮刚需行情,虽然7月的夏肥旺季未过,行情被看空已无需争论。

首先,尿素被替代情况较多,包括高氮肥、氯化铵、碳铵在内的同质化产品更具竞争优势。从免追肥、多元素考虑,高氮复合肥当仁不让;从性价比来看,氯化铵、碳铵等小氮肥更受终端消费者青睐。最为尴尬的问题在于价格。国内化工行业低迷,小氮肥成本被压缩,比尿素更具竞争力;高氮复合肥以尿素为原料生产,能适应尿素的调价节奏。如此一来,更多经销商选择了高氮肥和小氮肥,冲击了夏季追肥的尿素刚需。

其次,尿素企业开工率难降。上半年尿素市场持续低迷,更多尿素企业考虑到限产保价。“计划检修”从2月开始便交替进行,甚至到7月还有部分工厂表示要安排年度大修。“转产难”和“惰性”等问题不在此讨论,企业对尿素产能过剩的态度依然停留在指望竞争者退出的层面。实际上,企业生产成本的差距就已决定了淘汰名录,企业此时的“坚持”只能让流通环节缺少拿货积极性。在这种市场环境下,即使企业想做联储联销,也要看经销商的“脸色”。

最后,2016年上半年农业生产受气候影响较严重,主要体现在降水量上。据中国气象局6月公布的数据:春季国内平均降水量174.9毫米,较常年同期偏多21.7%,空间分布差异大。东北大部、内蒙古西部、新疆北部、西北地区东部、甘肃西北部、西藏中东部、西南地区东部、江淮、江南、华南中东部等地降水偏多五成至1倍,部分地区偏多1~2倍;新疆西部、西藏西北部、内蒙古中东部、华北至黄淮地区降水偏少20%~80%。更有一些地区形成灾害性天气,农业耕种的调整直接影响了尿素刚需。

出口形势继续恶化经历过两轮印度尿素招标压价之后,业内已经看空出口形势。面对每吨不足200美元的出口离岸价,国内厂商集港热情也被严重打压。据粗略统计,去掉出口待发量及装船量,国内尿素港存总量在30万吨左右。从5月份海关进出口数据中可以看到,大约6.3万吨尿素进口量的贸易方式标注为“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”,应该是变相的回流操作。事实上,尿素国际市场的主流价格基本处于每吨190美元左右,中国尿素在出口方面不具价格优势;中东、伊朗、俄罗斯等国出口能力的加大,也削弱了中国在国际市场的份额。即使有贸易商招标,对中国货源也是继续压价,如果企业仍能接受低价出口,意义恐怕也只是为保现金流。


当前国内尿素行情受多方面利空因素影响,缺少涨价动力,一味地竞价拼成本,只能让企业失去再次入市的本钱。